亞大資訊電機學院舉辦「SEL x AI 系列活動」專題講座

  • 2025-10-15
  • 簡瑞廷

結合藝術與科技視角,開啟情感AI發展的多元想像與批判性思考

這是一張圖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教授朱靜美以「AI同理『心』紀元」為題,向現場師生分享情感智能與AI應用的趨勢。

亞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日前舉辦「SEL x AI 系列活動」專題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教授朱靜美,以「AI同理『心』紀元」為題進行演講,現場氣氛熱絡。

朱靜美教授是華人首位獲美國戲劇導演博士學位的學者,目前除任教於台大戲劇學系外,同時參與臺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前瞻機器人組」與「認知與行為科學組」的研究工作。朱教授指出,情感智能將是AI能否真正進入人類生活關鍵,「陪伴型AI」未來將具備「I talk、I listen、I watch、I care」四項核心能力。

在演講中,朱教授引用Google李飛飛、微軟沈向洋、Apple創意總監Mariana Lin等科技領袖的觀點,說明人機交互的關鍵在於「理解與共感」的能力。她提到Gartner的預測:至2030年,75%的語音AI將具備情感智能,全球市場規模可望突破6200億美元,應用領域涵蓋長照、教育、客服及寵物陪伴等。此外,美國已有33%兒童在遭遇困難時,會選擇向AI傾訴情感,也顯示生成式AI正逐步走入人類心理支持的場域。

朱教授目前正與倫敦大學學院(UCL)合作,進行跨國研究計畫,聚焦於建構臺灣「AI右腦」的情感智能系統,研究內容包含複合型情緒辨識資料庫、AI聲音表情設計,以及機器人臉部/動作模擬等,致力於讓AI兼具美感與深度。

亞大資訊電機學院院長許慶賢表示,此次講座不僅讓學生了解AI技術的感性面向,也呼應資電學院在AI、生成式AI與人文設計跨域整合的教學理念。致力於推動「AI × SEL × Human-Centered Design」跨域模組,強化學生在數位人文、情緒科技、同理對話等議題的實作與創新能力。

許院長強調,朱教授的研究方向與資電學院的未來發展高度契合,包含「情緒語音辨識」、「陪伴型長照機器人」與「生成式AI對話設計」等主題,未來期待透過合作,擴展亞大在「感性AI」、「右腦AI」、「AI倫理教育」等領域的學術與產學影響力,打造具全球視野與人本關懷的數位創新校園。

這是一張圖片亞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舉辦「SEL × AI 系列活動」專題講座,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教授朱靜美(前排右2)、亞大資電學院院長許慶賢(前排左1)與在場師生合影。